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资讯 > > 正文

环球快播:一片大好!当人们准备好放弃地产,结果“形势逆转”...

2023-02-03 08:02:28 来源:刀评楼市 分享到:

2023年1月10日,一项对于就业十分关键的文件发布,新修订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

这份文件是2023年3月1号执行,其中,新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明确提出:

县级发展改革部门应指导以工代赈项目业主单位、施工单位, 按照“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的要求 ,组织项目所在县域内农村劳动力、城镇低收入人口和就业困难群体等参加工程建设,并优先吸纳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因灾需救助人口、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受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影响无法外出务工劳动力等群体。


【资料图】

为什么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为什么不鼓励使用机械?难道这些不会提高生产效率么?当我们已经准备好抛弃房地产了,结果形势悄然逆转.....

对于此,我们想说,这种戏剧性的转变,让近年来对于房地产喊打喊杀的人,一时有点反应不过来:

第一,最没有技术含金量的房地产,突然变成了“就业盘”。

现在失业率已经不再遮遮掩掩,被大方的说出来,2022年1—11月,青年失业率维持在15%以上,7月达到19.9%,这几乎是近年来的一个高峰,要知道这里面还有灵活就业,还有一部分没有统计,实际数据有多大,不好揣摩!

但我们还是要考虑到一个数据叠加问题,2-3月份的短工失业潮,实际上去年已经蔓延到了第三季度;7-8月份的大学生毕业潮,去年大学生毕业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比前年还增加了176万,这些数据叠加在一起,就业话题就变得特别突出。

上一批失业的人还没解决工作,下一批青年又要工作,到底怎么解决?当下灵活就业有2亿人,难道还要扩充么?于是,房地产就变成了拉动就业的绝佳方案,通过房地产拉动土地、建筑、金融、机械、园林、家具、家电、装修......

第二,最没有发展前途的房地产开发,竟然变成了“主力军”。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进行产业升级,但现实情况是,中低端产业一直在向东南亚转移,中高端技术又不在掌握之中,于是,我们看到的现象就是“外资跑路”,人们经常会喊道:没了谁,地球都会转,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的生产线,现在已经逐步向印度、越南转移。前者承接手机业务,印度已经开始制造Phone14系列机型,未来还要将产能提升到25%;后者承接电脑业务,越南已经承接Macbook产业,还是富士康代工。

于是,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当制造业吸纳量不足的情况之下,已经江河日下的房地产再次被提出来,变成了一个“最大制造业”,并且被认为是“国民经济支柱”。

第三,最没有道德血液的房地产行业,竟然要阻挡“返贫”。

打倒房地产之后,不但没有让我们变得更富,反倒让不少人失去了工作,让穷人变得更穷。实际上,在2021-2022年,大家已经打倒房地产了,但大家有没有快感?

时至今日,还有人在后台留言,要撕裂房地产这个几千万人的“就业盘”,理由也很简单,凭什么农民工一天工资350元,大学生毕业一个月才2500元,如果不是经济扭曲,为什么分配不均衡?对此,我们无言以对,这是实际情况,毕竟没有几个大学生愿意去搬砖。

如果农民工不搬砖,会不会出现坐吃山空,会不会出现“返贫”?这个情况,我们没有研究过,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们不可能来新媒体上抱怨,因为现在的农民工年龄平均在40岁左右,五六十岁的人不少,他们对于智能手机的熟练程度,只是刷抖音、看新闻、玩游戏,仅此而已。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不止一次的批评,消费拉动经济,是一个错误选项,具有很强的误导性。

仅靠吃吃喝喝不会有一个好未来,还要拉动投资、拉动基建、拉动开发,把大建设、大工业、大机器搞起来,但人们往往觉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能动脑子搞概念,为什么还要下功夫搞建设。

在房地产这个行业,我们的剧本,都是我们自己写的,但正如黑格尔金句: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大家总是想着把代价“转嫁”给其他人,最终才发现,自己就是代价。

过去三年对于房地产“鞭辟入里”,现在又想要借着房地产搬砖,其实我们现在所遭的罪,都是我们自己写好的剧本!

-- END --

关键词: 我们看到 喊打喊杀 自然灾害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超市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